據國際高科技產業市場研究機構預測,2021年全年電源管理芯片的價格相比去年上漲接近10各百分點,為最近6年來的最高漲幅。
由于新技術應用的深化,導致不少傳統產品出現了技術迭代,電源管理芯片作為一種普遍需求的部件,需求量激增。再加上通訊技術、汽車電子、消費電子和工業控制等市場需求增長,進一步帶動了對電源管理芯片的需求。
消費電子是電源管理芯片需求量最大的市場。雖然近期的智能手機、筆記本電腦、家用電視的需求有所放緩,導致個別品類的芯片需求減少,但是整體而言,電子產品對電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仍呈結構性上升趨勢,不少型號在市場上仍然十分缺貨。例如,聯發科和高通由于晶圓代工廠成熟制程工藝產能的不足,自用的電源管理芯片都出現了緊張情況。
在進入11月份以來,汽車市場逐漸開始復蘇。新能源汽車,車規電子、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迅速發展,導致對電源管理、電源控制和電池充電技術的要求迅速提高。此外,為了保證車規芯片的零失效率和一致性,其檢驗程序和項目是非常繁雜的,導致電源管理芯片制造廠商無法縮短生產周期,提升出貨速度。
目前電源管理芯片的交貨期已經逐漸被拉長,特別是供應消費電子的訂單,其交貨期已經延長到了最長26周,車用電源管理芯片則最長延長到了52周,個別型號甚至已經停止接受新的訂貨單了。
從全球供應鏈的角度來看,目前電源管理芯片的制造主要有采用IDM模式的大廠把持。比如,恩智浦(NXP)、瑞薩(Renesas)、羅姆(ROHM)、亞德諾(ADI)、英飛凌(Infineon)、德州儀器(TI)和意法半導體(ST)等。還有少部分產能則被芯片設計企業,如聯發科和高通瓜分了。這其中,德州儀器(TI)在電源管理芯片領域可謂當之無愧的老大,其市場份額達到了上述廠商總和的八成以上。
今年第四季度的電源管理芯片需求仍舊十分巨大,總體的產能仍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。IDM廠商由于對電源管理芯片整個供應鏈上下游的控制,對價格的把控也更加容易,因此,電源管理芯片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。不過,隨著德州儀器新廠即將量產,可能會對市場的供需情況造成一定的影響,進而引起價格向下波動。